這幾天對星戰迷來說可是資訊大爆炸,因為「2016 歐洲星戰慶祝會」(Star Wars Celebration Europe 2016)以及「2016 聖地牙哥漫畫節」(San Diego Comic-Con)接連登場,會上不只公佈了許多星戰第一手消息,同時也展出了玩具公司即將推出的一系列玩具。因此,我想藉著這個機會在新系列上市前逐一介紹自1995年起孩之寶公司推出的每一個星戰3.75吋玩偶系列,一方面是抒發自己這些年來收藏3.75吋人偶的心得,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將真正經典且值得收藏的玩偶介紹給新加入的同好;剛好自從《玩具酷報》停刊後台灣就沒有一個有系統介紹星戰3.75吋玩偶的平台,因此我想這會是個好機會來試看看,希望大家喜歡。
首先要介紹的是1995年到2000年之間,由孩之寶推出的「原力之力」(The Power of the Force/POTF2)系列。「原力之力」是孩之寶收購肯納(Kenner)後推出的第一個星際大戰3.75吋人偶系列,國外玩家為了與1985年肯納推出的「原力之力」系列做出區別,因此將孩之寶推出的系列稱為「原力之力2」;台灣玩家則是習慣用吊卡的顏色來稱呼,因此有「紅卡」與「綠卡」的說法。
「原力之力」系列橫跨了整整5年,推出5波玩偶各有不同的包裝,它們分別是:紅卡(Red Card)、綠卡(Green Card)、幻燈片(Freeze Frame)、閃拉卡(Flash Back)以及語音晶片(Commtech Chip)。
紅卡推出時間為1995~1996,吊卡左上角是達斯.維德的頭像一旁是金屬藍的「星際大戰」商標,吊卡左側印著人偶的電影劇照,中間則是象徵維德光劍的紅色光束;但紅卡本身也有一些變異版,像是星際大戰的字樣變成金色或者是人偶劇照是以反光貼紙呈現的版本。
玩偶款式上,孩之寶幾乎直接沿用1985年肯納推出的玩偶名單,但是在人偶雕刻上有大幅度的改進使玩偶不論在塗裝、雕刻及姿態上都更為精緻、生動;不過若是跟之後孩之寶推出的人偶相比,早期紅卡包裝的玩偶身材太過「健美」(最著名的就是路克那大到嚇人的胸肌...)與角色在電影中的形象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這樣的情況要一直到1998年幻燈片包裝的「原力之力」系列玩偶才開始有所改善。
這一波玩偶中有三點值得注意:長光劍變異版、猴子臉莉亞以及波巴.費特變異版。在最初推出的路克(不論是何種造型的路克)、歐比王、達斯.維德人偶有所謂「長光劍變異版」顧名思義就是人偶附上了極長的光劍,長光劍人偶在市面上流通一陣子後逐漸銷聲匿跡被附上「短光劍」的人偶取代。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是附有短光劍的人偶,長光劍人偶雖然不常見卻也不至於到稀有,真正稀有的反而是長光劍過渡到短光劍中間的混合體:人偶附上短光劍,但是包裝卻是設計給長光劍,也就是收納光劍的溝槽過長的版本。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猴子臉莉亞公主」會有這樣的稱號從上面這張照片即可明白,無非是在婊孩之寶的師傅們不會刻女性的面貌,導致他們生產的第一個莉亞公主人偶有著一張男人臉,與飾演莉亞公主的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可說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遠,導致這款玩偶嚴重滯銷...。
第三個要注意的地方是波巴.費特的變異版,大概是星戰3.75吋人偶中最著名的變異版案例,波巴.費特人偶幾乎有著各式各樣的變異版,變異的地方包括:手套上圓圈圖案、盔甲上是否有曼德羅紋章、頭盔的塗裝、手上火焰放射器的塗裝等...變異的地方多到玩家甚至很難說哪種波巴.費特才是正常版,曾經有位玩家統計過光是紅卡包裝的波巴.費特就有多達26種版本....。
最後一個是我的個人感想,不算是同好間的共識(也可能是共識,只是我剛好不知道),那就是帝國風暴兵居然沒有脖子! 很明顯雕刻師直接把風暴兵的頭部雕好後就直接裝上玩偶的軀幹,導致玩偶本身缺了脖子,因此整體比例跟造型看起來非常怪異,相較之下路克偽裝的風暴兵玩偶比例就正常許多。
1996、1997年「原力之力」系列推出了第二波玩偶,這一波玩偶因為吊卡改成象徵路克綠光劍的顏色,因此被稱為「綠卡」,原先藍銀色的星際大站商標改成金色,而玩偶劇照的部分則以一張閃光貼紙代替,不過偶爾也是會找到沒有貼閃光的包裝出現在市面上,另外亦有部分塑膠殼上開始貼上玩偶名稱的貼紙。
吊卡背面最明顯的改變就是人物介紹變得非常精簡,只留下基本資料其餘資訊全部刪除,再來玩偶的照片也開始採用人偶在電影中的劇照,而非設定用的定裝照。人物資訊下方的玩具介紹換上新一波玩偶的照片,同時旁邊還貼心附上核對表,讓收藏家可以核對還有哪些人偶沒收齊(事實上這樣的設計到了網路時代變得毫無幫助...)。
左下角部分,各位可以看到一則小小的訊息提供星戰迷加入「星際大戰迷俱樂部」的機會,其實這則訊息在紅卡包裝上也可以看到,只是綠卡上提供的訊息更為完整。我不清楚現在這個俱樂部是否還存在,但當時只要加入會員就可以購買很多限定品,像是:酒吧樂團成員人偶、賈霸宮殿舞者等。
由於1995年第一波人偶、1996年開始的第二波人偶頗難劃分,第一波人偶有推出綠卡版本,同樣地第二波人偶也有推出紅卡版本,甚至還有推出幻燈片吊卡版,這跟1985年肯納推出星際大戰玩偶時不時會把前一系列的人偶換上新包裝再拿出來賣的策略一樣,而且愈到後面會發現這種「舊酒新瓶」的把戲孩之寶玩更兇。
1998年,孩之寶「原力之力」推出第三波人偶,包裝外觀大致上沿用綠卡的設計,但是附上一張玩偶劇照幻燈片代替包裝上的劇照,包裝底部則將此波玩偶劃分成三個系列:系列一(紅色底,大部分是叛軍角色)、系列二(黃色底,大部分是機械人或外星人)、系列三(藍色底,大部分是反派角色),前面提到在塑膠殼上貼角色名稱的作法也在幻燈片包裝上普及。
個人認為幻燈片包裝人偶是整個「原力之力」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雖然部分人偶是從紅卡、綠卡人偶繼續沿用,但這波也推出許多首次開模的全新人偶,例如:新的莉亞公主、新的天行者路克。大概是設計師自己也很清楚第一款莉亞滯銷的主因,所以這一次捲土重來推出更符合嘉莉.費雪長相的莉亞人偶,包裝上甚至還寫上「全新面貌」來自嘲一翻。
天行者路克人偶也一改紅卡系列的肌肉棒子造型,變成較為纖細以符合電影中路克的形象。與前面紅卡、綠卡相比,幻燈片包裝人偶質感更上一層樓,但這並不表示它們都沒有缺點,最廣為詬病的就是舊酒新瓶的作法,把前面已經出過的人偶配上一張幻燈片再賣一次的作法無疑是打臉一開始買沒有幻燈片包裝的玩家,像我已經買了一次塔金總督了,還要我為了幻燈片再買一次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但為收齊所有的幻燈片也只好默默接受。另外,因為配合重製版經典三部曲上映,導致幻燈片包裝玩偶價格狂飆使前述舊酒新瓶的作法更令人不滿(但現在價格已經下降,除部分玩偶外)。
這邊提到部分幻燈片玩偶價格至今居高不下,尤其是第三系列藍底吊卡的玩偶,像是:鈦戰機飛行員(TIE Fighter Pilot)、AT-ST駕駛兵(AT-ST Driver)、帝國沙漠突擊兵(Sandtrooper)、死星突擊兵(Death Star Trooper)、達斯.維德(Removable Helmet Darth Vader)、雷亦斯(Ree-Yees)、魏魁(Weequay)都是非常罕見的玩偶。
改版後的吊卡背面,角色資料變成劇照的故事,最重要的改變是玩具介紹欄下面的贈品訊息。仔細想想不難發現,幻燈片本身是個麻煩的附屬物,收藏上有困難,沒有幻燈片撥放器則無法欣賞,或許成年玩家不介意,但小孩就很有意見了。因此為方便小朋友收藏幻燈片,孩之寶推出兩波對應活動,只要湊齊一定數量的玩偶購買證明(就是吊卡背面右下角的條碼)附上幾塊美金及回郵信封就可以獲得贈品,第一波是幻燈片收集冊,第二波是路克望遠鏡造型的幻燈片觀賞器(附贈兩片限定幻燈片)。
這兩波兌換禮讓幻燈片的問題獲得解決,但我個人認為幻燈片收集冊只能裝9片幻燈片的設計滿令人困擾,畢竟全部收齊有將近60張幻燈片,只能裝9張幻燈片實在是不夠,因此只能到外面攝影社找無酸收納頁面來裝這些幻燈片,不過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收納冊。
「原力之力」第四波玩偶推出時大約是1998~1999年,配合首部曲上映將包裝重新改版,吊卡仍採用綠色光束設計,但在星際大站商標旁加上放射狀的光束,眼尖的玩家不難看出這幾乎是首部曲玩偶的包裝設計。至於幻燈片則被換成了一個意義不明的附件(《玩具酷報》似乎將這東西稱之為「閃拉卡」),往下拉可以讓角色劇照變成該角色在首部曲中對應的人物,例如:老安納金會變成9歲的安納金。
坦白說,個人認為第四波玩偶的選角稍嫌沒特色,大部分都是出過的角色換個造型繼續出,比較值得推薦的我認為只有三個:安納金(Anakin Skywalker)、貝兒嬸嬸(Aunt Beru)、達斯.維德(Darth Vader)。老安納金至今只出過這麼一次;貝兒嬸嬸雖然後來會重出,但這是唯一一次以單體吊卡配上一個機器人的方式推出,更別提它的塗裝比之後重出的都好;達斯.維德之所以會推薦,則是因為它是當時可動關節最多的黑武士玩偶,可以擺出很多生動的姿勢,當然現在很多品質比這隻更好的選擇,要不要購入就看個人喜好了。
閃拉卡包裝吊卡的背面也改版成接近首部曲吊卡的設計,只有三個不同之處:角色介紹、沒有語音晶片介紹,最後當然就是那個斗大的首部曲上映廣告。
比起上一波人偶,語音晶片人偶的款式豐富許多,更重要的是在人偶設計上有長足進展,也就是原先只有6處可動關節的人偶開始被做成超可動的。這一批人偶我會特別推薦:莫堤上將(Admiral Motti)、帝國風暴突擊兵(Stormtrooper)、葛立多(Greedo)以及韓索羅(Han Solo)。
如果我只能推薦一款,那我會推薦入手莫堤上將,一方面這是他唯一一次出單體吊卡包裝(下一次看到這角色重出要等2006年「冒險系列」的「死星高層會議」盒組才會出現),而且一如往常單體包裝玩偶塗裝都比大盒裝玩偶用心,另外模擬被原力鎖喉痛苦掙扎的姿勢也非常有創意,不過我猜基於可玩性跟市場接受度原因臉部就沒無法做得很猙獰了。
再來,我也很推薦帝國風暴兵、葛立多,風暴兵不只首次以10處可動關節造型上市(那在當時簡直是一個創舉),而且在玩偶右胸口泡冰水還會浮現被槍擊的黑色彈痕,非常有趣;特別注意,雖然這款風暴兵後來被瘋狂重出,但是「彈痕浮水印」的設計並不會保留,所以想收還是以這隻為主吧。
葛立多的設計跟風暴兵一樣,都是高可動及彈痕浮水印,因此我就不多做介紹。最後要提的人偶是韓.索羅,這款玩偶剛推出時引起不小的轟動《玩具酷報》甚至宣稱「買了這一隻,其他的韓.索羅都可以扔了。」但之後這隻玩偶不斷被孩之寶拿來「舊酒新瓶」重新包裝販售,導致市面上出現一堆索羅艦長,不過個人認為重出跟同捆(玩偶盒組或附贈於載具中)人偶往往塗裝較為隨便,因此這一隻索羅還是可以收,至於他後面衍生的「舊酒新瓶」子子孫孫就直接忽略即可。
吊卡背面已經與首部曲吊卡同步,最上面是人偶劇照與角色簡介,中間有語音晶片系統的介紹與該人偶台詞全文,最下面則是一貫的其他款式玩偶介紹,也是從此時開始孩之寶公司以自家商標取代原先肯納的商標直到2004年復刻玩偶包裝才又印回去。
「原力之力」系列是孩之寶第一次生產星際大戰玩偶,1985年肯納生產的「原力之力」玩偶在當時造成轟動,因此孩之寶承受的壓力之大可以想像。因此,可能是出於保險心態,孩之寶不只沿用「原力之力」作為標題,甚至連出的玩偶名單也是沿用1985年肯納的名單。不過配合重製版經典三部曲上映、玩偶設計改良以及1999年首部曲上映風潮,讓原先沒落的星際大戰3.75吋人偶又流行起來,星際大戰從此成為孩之寶主打商品之一。
寫到這邊其實有點感慨,雖然比起孩之寶後續出的各個系列「原力之力」可說是非常陽春的星戰玩偶,但是塗裝、雕刻都比近期推出的人偶要用心許多,更重要的是玩家可以看到設計師正不斷求創新,我們因此可以看到人偶品質不斷提升。再過幾個月《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就會上映,相關3.75吋玩偶已經在上週的聖地牙哥漫畫節展出,毫不意外是以5處可動關節素體呈現,失望之餘只能祈禱孩之寶還會比照七部曲玩偶的行銷方式將高可動3.75吋玩偶以限定的方式推出,而不是放棄整條生產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